聲刺激是否能治療慢性耳鳴?

發(fā)布時間:2022-03-31 已瀏覽::769

電子科技大學(UESTC)和江蘇貝泰福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一項收集耳鳴患者腦電信號的研究表明,聲音刺激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式有效地減輕或者緩解耳鳴癥狀。

 

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人都受到慢性耳鳴這種疾病的影響,有的甚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很多人在患上這種疾病之后都會難以適應,從而引起了其他嚴重的精神疾病,比如有焦慮、抑郁、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

長期追蹤

Long term tracking

腦疾病除了腦癱、腦卒中等常見的腦損傷類疾病,還有原發(fā)性耳鳴(神經性耳鳴)這種綜合性疾病。而耳鳴的癥狀在發(fā)生與感知過程中會引起與耳鳴相關的大腦區(qū)域之間的活動出現(xiàn)異常。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聲刺激類型的治療能夠有效減輕或緩解耳鳴癥狀。

“慢性耳鳴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約為10%到15%,這里面有6%到25%的人會被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焦慮、抑郁、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會因為耳鳴久治不愈接踵而至,所以開展這類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現(xiàn)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橫向的短時間的,有些只做了一次實驗,不能清楚的反應病人的病程?!?/span>

為了對患者的病情的長期進展情況有更加清楚透徹的了解,他們追蹤收集了一批耳鳴患者在5個治療階段(聲音治療)的 6次腦電圖數(shù)據(jù)THI量表數(shù)據(jù)(這里使用的THI 量表是對耳鳴患者的嚴重程度進行定量診斷。在獲取腦電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病人被安排坐在一個安靜的房間里,并保持閉眼、放松狀態(tài),然后戴上特制的電極帽就可以進行腦電數(shù)據(jù)采集了。THI 問卷將患者分為 5 個等級、三個分量表包括功能性、情感性與嚴重性,進行評估。THI 量表用于評估患者因耳鳴而產生的自我感知障礙與嚴重性,屬于患者對耳鳴感知的主觀看法)。


 

耳鳴診斷實驗︱圖片來源:論文

 

 

大腦功能網絡的診斷結果

Diagnostic results of brain function network

 

通過對腦電信號的分析,圖內紅色代表聲音治療前強于治療后的大腦區(qū)域。因此,紅色區(qū)域就幫助我們確定了病灶的位置,同時也說明了治療前后大腦活躍程度的差異和治療的有效性。

此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左上、左下、右下三種反應大腦活躍程度的屬性隨著聲音治療進程是在逐漸降低的,說明病人的耳鳴癥狀在慢慢改善,大腦沒有像以前一樣過度活躍。右上角反應大腦安穩(wěn)程度的網絡屬性指標也在上升,說明病人的大腦在逐漸恢復正常。

治療前后大腦功率譜地形圖︱圖片來源:論文

治療中6個階段大腦網絡屬性折線圖︱圖片來源:論文

大腦功能網絡的診斷結果改變量和THI改變量的相關性︱圖片來源:論文



2014年美國耳鼻喉及頭頸外科醫(yī)學會(AAO-HNS)發(fā)布的《耳鳴臨床指 南》與2012年中華醫(yī)學會《耳鳴專家共識及解讀》編委會均推薦“聲音治療+心理咨詢治療”做為治療耳鳴的綜合療法。 

基于神經電生理的聲學刺激神經調控(neuromodulation)療法:根據(jù)耳鳴聲匹配和聽力損失測試結果,制定個性化音頻、音調并過 濾后的特殊刺激聲波,主動施加刺激、疏通聽覺通路,促使神經元產生正常電興奮,將神經系統(tǒng)里的雜亂信號去同步化,恢復神經系統(tǒng)功能, 從而抑制耳鳴。

聲學刺激療法機制: 給聽覺系統(tǒng)提供連續(xù)的、低強度的中性聽覺信號,從而: 

降低耳鳴相關神經元活性與背景神經元活性的對比度 

干擾耳鳴信號感知 

減少聽覺通路內的增益 

調節(jié)聽覺中樞神經活動 

分心與放松



參考文獻:

Zhang, X., Jiang, Y., Zhang, S., Li, F., Pei, C., He, G., Xu, P. (202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EG Brain Network with Modulated Acoustic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Tinnitus Patients. 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 29, 156-162.


掃碼關注公眾號,點擊“專業(yè)咨詢”即可咨詢客服